比特幣在此次由新冠疫情引發世界范圍的大動蕩中,沒有表現出一點點避險功能,避險的能力甚至遠遠不如黃金,成為典型的垃圾資產。
3月12日,從當晚19:00左右開始,比特幣30分鐘內狂泄2000美元,從7300美元盤中低跌至5500美元,隨后反彈。這是五年來BTC大單日跌幅,上一次單日跌幅如此之高還要追溯至2013年12月。
成都貸款提醒您
接著,3月13日早間,價格再次跳水,半小時再次狂瀉近2000美元,連續兩次超大跌幅后,24小時跌幅超40%。
過去24小時,比特幣價格跌幅39.19%。過去7天,比特幣價格跌幅為47.48%。近30天,比特幣價格跌幅為50.78%。近3個月,比特幣價格跌幅為32.31%。近6個月,比特幣價格跌幅為52.89%。今年來,比特幣價格跌幅為33.05%。
就在不久前的3月8日晚間,比特幣曾上演“驚魂一夜”,盤中跌超10%,1小時爆倉近2億美元,市值縮水超110億美元。四大交易所24小時內爆倉為6.82億美元。
其他主流虛擬貨幣也齊聲下跌。虛擬貨幣總市值直線跌破2000億美元。以太坊(ETH)報136美元,日跌超30%;比特幣現金(BCH)報174美元,日跌34%;萊特幣(LTC)報33美元,日跌31%。
人們此前都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一些數字貨幣比做“數字黃金”,原因在于總量恒定只有2100萬個,因此具有抗通脹避險作用。但是在這次的大動蕩中,比特幣成為表現差的資產,它的波動幅度大,下跌早,下跌時間持續長,下跌為猛烈,沒有之一,甚至超過新興市場中任何高風險的資產。
這一次比特幣的表現完全證明了,所謂數字黃金的說法,是一個“世紀謊言”。
為什么會這樣?貨幣作為價值尺度,作為信用符號,基于新型互聯網技術的結晶,比特幣非常適用于貨幣的本質概念,貨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,它只存在于人們的意識里,貨幣的演變史也是從實物到紙幣再到無形的過程,似乎比特幣是終的價值形態。